当前位置: 主页 > 游戏教程

歼6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_歼6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 太空

  • 游戏教程
  • 2024-05-29
  • zmhk
歼6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_歼6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 太空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歼6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第一架国产超音速战斗机是什么型号

2.中国有哪些战斗机?

3.中国试飞员名单

4.谁人能提供一份中国歼击机的发展历程?

5.中国造出五代战机,却让几个国家看不起,现在这些

6.目前我国“歼”系列的战机都有哪些,详细资料。

歼6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_歼6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 太空

第一架国产超音速战斗机是什么型号

       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该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也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攻击任务。该机是中国根据前苏联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制空战斗机,1958年初开始研制,1960年投入批生产,1964年首批歼-6战斗机交付中国空军使用,到1983年停产,共生产了5205架。

       歼-6是中国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曾是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中国产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在各次实战中,歼-6共击落20多架各型飞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2010年6月12日歼-6战斗机正式退出中国空军装备序列。

扩展资料

       米格-19虽然是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但本身具有明显的过渡型的特点。在前苏联以及装备该机的部分原华约国家空军中,该机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很快被米格-21所取代。

       在中国空军中,虽然歼-6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主力歼击机,并且航空工业部门也对该机进行了改进,但由于米格-19基本设计的局限性,加之中国航空工业技术储备不足,使得歼-6家族的性能水平仍未能取得明显突破。

       百度百科-歼-6

中国有哪些战斗机?

       据香港报道解放军正在加速打造隐身三剑侠即歼20,雪鸮战机,隐形飞鲨战机(据说主攻中国国产航母),这些战机的具体介绍暂时没有。有可能在明年或者后年公开亮相试飞。还有就是近期曝光的歼21,也说是航母舰载机。还有4款,一款是歼18红鹰战斗机(垂直起降战斗机,驻日美军情报部门捕获的情报,但是也可能是谣言,据情报上说可能是舰载机的一种)。第二款就是正在研制的歼60(沈飞公司研制),第三款就是F60隐形战机,类似F22,目前没有具体消息。第四款就是歼14,但是有了歼20它是否会服役,就不知道了。我QQ939840950,希望和你做朋友

中国试飞员名单

       中国战斗机发展历程

        1949年11月11日,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诞生了。在新中国空军50余年的战斗历程中,飞行员们驾驶着国产战斗机驰骋蓝天,与来犯之敌英勇战斗,捍卫着祖国的神圣领空。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本文将对国产战斗机的发展历程作一简要回顾。

       歼五飞天,中国航空初上路

        1956年7月19日清晨,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架机身前部印有鲜红的“中0101”字样的银白色歼击机在东北某机场腾空而起,这就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战斗机。歼5飞机是以前苏联米格17战斗机为蓝本仿制的,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战斗机,歼5飞机的仿制成功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掌握喷气技术的国家之一。在以后的国土防空作战中,歼5战斗机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歼六战斗机,跨入超音速时代

        歼6战斗机是由沈阳飞机厂参照前苏联米格-19型歼击机研制的,于1959年9月23日首飞成功,它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超音速时代。歼6战斗机是上个世纪60-90年代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曾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大显身手,至今仍有相当部分在服役,同时它也是中国援外的主要机型之一。

       歼七战斗机,艰难的起步

        歼7飞机是在前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区制空权,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尽管在试制过程中先后受到中苏关系破裂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使得该机的研制过程步履维艰。但中国航空科技人员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的仿制出了歼7战斗机,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型号。通过歼7战斗机的研制,中国走完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战斗机的全过程,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的主力战斗机,歼7战斗机对中国国防功不可没;同时作为中国引进仿制、消化吸收最彻底,改进改型最成功的一个战斗机系列,歼7在中国航空发展史上也将留下浓重的一笔。

       生于乱世——歼八战斗机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台高空侦察机频频入侵我国领空,刺探我军事情报,由于我军当时在役战机拦截此类目标时显得力不从心,为了应对敌国高空高速战机的威胁,保卫我国家安全,歼-8高空高速战斗机计划应运而生了。

        歼-8战斗机是沈阳飞机设计所在歼-7,即米格-21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该机在研制过程中先后遭受到了总设计师不幸因飞机失事而意外去世的打击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尽管在中国航空科技人员的努力下,该机于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但是十年动乱严重的干扰、迟滞了该机的研制工作,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3年,歼-8方才设计定型。而这时的歼-8与当时国外航空强国装备的战机相比,已经落后了很多,中国航空人不得不再次加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脚步。尽管歼-8战斗机在定型时已不能算是一种很先进的战机,但是它在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中国战斗机设计跨进了自行研制的新阶段

       实现飞跃——歼-8II战斗机

       进入1980年代以来,世界空战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历经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几次中东战争及英阿马岛战争,结果证明诸如米格21、米格23、米格25与幻影III这种片面追求高空高速的战机,往往不是机动灵活的F-15、F-16的对手。同时大功率射控雷达和中距空空飞弹的使用,也使得飞行员能在视距外发动进攻,反观此时的歼8却一直无法在部队中获得好评。尤其是歼7战机在成都飞机制造公司的不断改进后,不但其总体作战性能与歼8无差,中低空机动性反而更胜一筹。1979年,沈飞开始在中国空军的要求下改进歼8战斗机,主要改进为:采用机身两侧进气,采用两涡喷13AII型发动机,武器火控系统换装新式雷达,增大作用距离,瞄准系统加装拦射火控计算机,装备了雷达制导的中程拦射导弹和空对地火箭。此外,飞机的功能系统还作了许多改进,包括增装自动驾驶仪等。经过上述改进,使歼8飞机具有了全天候拦截攻击和对地攻击能力,整体性能比歼-8有了质的飞跃。改进型歼8被命名为歼-8II战斗机,并于1984年6月12日首飞成功。歼-8II战斗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空军向获得中距作战能力迈进了一大步。

谁人能提供一份中国歼击机的发展历程?

       中国试飞员有张景亭、黄炳新、雷强、李中华、谷波等。

       1、张景亭

       张景亭是飞过机型最多的试飞员,中国首批15名双学士试飞员之一,中国首批3名国际试飞员之一,张景亭是目前国内试飞机型最多的试飞员。在20年的科研试飞中,张景亭创造了我国飞行、试飞史上的50多项纪录。

       2、黄炳新

       黄炳新是“飞豹”首席试飞员,他在发动机故障、飞机震动得连仪表板上的仪表都无法看清的情况下冒险着陆,着陆时巨大的冲击力令仪表板上三分之二的仪表被震落。在国际试飞史上,飞机的方向舵掉了,黄炳新还能把飞机飞回来安全着陆,史无前例。

       3、雷强

       雷强是“歼-10”首席试飞员,1998年3月,雷强作为我国第三代新型歼击机的首席试飞员出色地完成了歼10飞机的首飞;他总共大概驾驶歼10飞了1000多架次,歼10战斗机试飞期间的“零坠毁”,创造了全球第三代战机试飞史上的一个奇迹。

       4、李中华

       李中华是“眼镜蛇机动”第一人,能够完成“眼镜蛇机动”动作对于一名飞行员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1997年6月,中国空军试飞员李中华以高超的飞行技艺,挑战世界最顶尖飞行员才能完成的高难度机动作“眼镜蛇机动”,令国际同行为之折服,并成为中国独立完成“眼镜蛇机动”动作的第一人。

       5、谷波

       谷波是2006年中国空军新世纪第一批试飞学员,出生于1980年的他是最终留在试飞团的4名成员之一,同时也是目试飞团最年轻的成员。像谷波这样拥有丰富飞行技术和工程硕士的新兴“试飞员”将成为中国未来新型战机试飞的新兴力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景亭

中国造出五代战机,却让几个国家看不起,现在这些

       1949年11月11日,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正式宣告成立。朱德总司令自豪地说:“从今天起,我成了名符其实的三军总司令。”其后,中国空军经历了从前苏联购买到测绘仿制,进而到自行研制三个阶段。而中国的歼击机也在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中走过了峥嵘的46年。

       一、歼五型:(歼5――中国航空蹒跚学路)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旧称驱逐机。主要用来歼灭空中敌机和其他空袭兵器的飞机。其特点是速度大,上升快,升限高,机动性好。 1956年7月19日清晨,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战斗机在东北某机场腾空而起,这架机身前部印有鲜红的“中0101"字样的银白色歼击机的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掌握喷气技术的国家之一。歼5战斗机一亮相,就在东南沿海击落美制台湾来犯战机八架,其后更为中国的国土防空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设计特点

        歼-5是一种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喷气战斗机。

        机翼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角45°,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后退式襟翼,起飞和着陆可放下不同角度。机翼外侧是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8°。机翼根部有起落架舱,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

        机身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外形为圆形截面的流线体。圆形机头进气道。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

        尾翼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后掠角为55°41′。垂直尾翼后缘是方向舵,转动角度为25°。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其后缘的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向下为16°。

        起落架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起落架收入前机身下部的轮舱内,主起落架收入机翼内。主起落架装有缓冲器,前起落架装有减震器和减摆器。主轮轮胎压力为8.34×105帕(8.5公斤/厘米2)。

        座舱密封式单人座舱,应急时舱盖可抛掉。座椅是可弹射的,可以保证飞行员在紧急时迅速安全地脱离飞机。

        系统操纵系统为硬式操纵。副翼调整片和升降舵调整片为电操纵。液压系统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可调喷口和操纵副翼。冷气系统用于刹车、密封座舱、应急收放起落架和应急刹车等。

        动力装置装一台WP-5型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带加力。最大推力25.50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33.15千牛(3380公斤)。机内燃油1170千克,外挂两个400升副油箱。

        机载设备超短波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护尾器、测距器等。

        武器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7毫米机炮。备弹量为200发。机上装有光学半自动瞄准具,有两具照相枪。左、右翼下可各挂一颗100~250千克的炸弹。

       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

        翼展9.60米

        机长11.36米

        机高3.80米

        机翼面积22.6米2

        主轮距3.85米

        前主轮距3.37米

        重量数据

        最大起飞重量(带副油箱)6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5340千克

        正常着陆重量4164千克

        空重3939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机内)1170千克

        (带副油箱)1834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3000米)1145公里/小时

        歼6――跨入超音速时代

        1964年1月,沈阳飞机厂成功地仿制出前苏联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机,命名为歼6,该歼击机于1959年9月23日首飞成功,它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超音速时代。六十年代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歼6,印巴战争中歼6共击落一架米格-21,八架苏-7和三架英制“猎人”战斗机。当时在巴的美国顾问认为歼6技术水平相当高,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当时拥有的美制F-104都快,低空缠斗性能好过当时亚州除F-86外的所有战机,随着时代的进步装备数量曾高达3000架的歼-6已逐步退出现役。

        歼7――困境中艰难跋涉

        1967年6月,我国为了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区制空权,以前苏联米格-21战斗机为基础,研发了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歼7战斗机。因为当时中苏交恶,我国实际上并没有从前苏联得到的有关米格-21战斗机的大部分技术资料,到手的资料也有有很多的错误,使得该机的研制过程步履维艰,最后经过负责此项目的沈飞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艰苦努力,硬是看着样机,用“照猫画虎”的方式成功的仿制出了歼7战斗机。通过歼7战斗机的研制,中国走完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战斗机的全过程,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现在歼7战斗机作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的主力战斗机,仍在中国国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歼8――迟到的新生儿

        1964年,我国开始在歼7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歼8战斗机,并于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但由于十年动乱的严重干扰、迟滞了该机的研制工作,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3年,歼8方才设计定型。而这时的歼8与当时国外航空强国装备的战机相比,已经落后了很多,中国航空人不得不再次加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脚步。但是它在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中国战斗机设计跨进了自行研制的新阶段。歼8战斗机主要装备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已于1987年停产,总共生产架数不多。

       歼9――未曾实现的梦想

        1964年,在我国进行歼8战斗机设计的同时,为了解决战斗机升限留空时间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没有雷达,高空机动性差等缺陷,提出了设计歼9的计划。当时歼9设计思想前卫,在设计性能上大大超越了歼8方案,但是也因此使得研制过程出现了大量不可逾越的困难。考虑到当时的国情,我国最终选择了歼8这个渐改方案,并于1980年彻底放弃了对于歼9战斗机的研发,此前共投入机体研制费约为2122万元。

        歼10――神秘的“不灭传说”

        为了不在未来的战场上受至于人,我国于1988年开始了对歼10战斗机的完全自行设计的研制,该机是中国空军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种战斗机了。自从外界第一次发现它的存在起,各种关于它的传闻就一直没有中断,据说歼10采用了我国20年改革开放中所开发积累的大量先进技术,如四重数位数字电传操纵系统、翼身融合技术、整体玻璃座舱、复合材料以及部分隐身技术等。因此歼10的任何动静都牵动国际军事观察家的神经,美国中央情报局甚至还绘制了种类各异歼10三维立体模拟构想图。歼10的首次曝光是在1996年3月13日。

        (高度11000米)M0.994

        巡航速度800公里/小时

        失速速度190~21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无外挂,加力)16000米

        动升限17500米

        爬升时间(0~10000米)3.7分

        最大爬升率4548米/分

        最大使用过载8g

        最大航程(带副油箱)1560公里

        最大航程(机内燃油)1020公里

        续航时间(带副油箱)2小时50分

        起飞离地速度235公里/小时

        着陆接地速度170~190公里/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590米

        着陆滑跑距离825米

目前我国“歼”系列的战机都有哪些,详细资料。

       中国在2011年歼20的成功首飞,成为了震惊世界的消息,很多人难以想象,包括中国人自己都很难相信,中国自己造出来第五代战斗机。

       美国的国防部长盖茨在2009访华回国之后,说道“再给中国20年的时间,我也看不到一架五代战斗机,”可是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歼20成功首飞之后,盖茨又说了“这是对我的侮辱”而中国在造出第五代机的同时,不仅让世界震惊,也给各国打了一支兴奋剂。

       歼20出现之后,哪些一直都轻视中国的国家是怎么看待的呢?

       1.中国造出的歼20其实是个劣质品,比不少美国的F22;

       2.中国能造出第五代战斗机,说明这个技术的门槛不高,只要想造都可以造出来,结果在2011年之后,许多国家都投入到了五代战斗机的研发行列中。

       韩国这几年在研发第五代战斗机的过程中,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在原地踏步,没事就做出几个动画,感觉自己现在已经快可以生产了,动画都看了好几年了,现在还没有开始实施。

       日本就不得不说挺厉害的,比起韩国的看动画,日本现在已经造出了试验机,不过这种试验机的性能真的是太差了,美国曾表示让日本停止生产,可以卖给他们F35这样还能省下不少钱呢。

       印度这个国家在原有的第三代战机上,改进一些然后换个名字,叫做AMCA就拿出去说这是第五代战机。

       对于第五代战机,目前正在可以拿出手也就知道中美两个国家,俄罗斯虽然也有第五代战机,但是明显和中美不在一个档次上,哪些没有人才,没有技术,没有财力的国家,你们最好还是选择购买别的国家的战机吧,因为花了钱没有研发出来,到时候哭的还是自己。

世界十大先进战机是哪些?

       中国的歼击机

       歼5-中国航空蹒跚学路

       1956年7月19日清晨,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战斗机在东北某机场腾空而起,这架机身前部印有鲜红的“中0101”字样的银白色歼击机的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掌握喷气技术的国家之一。歼5战斗机一亮相,就在东南沿海击落美制台湾来犯战机八架,其后更为中国的国土防空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歼6-跨入超音速时代

       1964年1月,沈阳飞机厂成功地仿制出前苏联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机,命名为歼6,该歼击机于1959年9月23日首飞成功,它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超音速时代。六十年代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歼6,印巴战争中歼6共击落一架米格-21,八架苏-7和三架英制“猎人”战斗机。当时在巴的美国顾问认为歼6技术水平相当高,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当时拥有的美制F-104都快,低空缠斗性能好过当时亚洲除F-86外的所有战机,随着时代的进步装备数量曾高达3000架的歼-6已逐步退出现役。

       歼7

       米格-21“鱼窝”以其多用途、高效率,尤其是惊人的寿命,在战斗机发展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一页。这种飞机,经不断改进,以从容的发展步伐,从一种轻型昼间战斗机,发展成为一种重量较重;功用较多的全天候攻击战斗机;同时,其机动性和其它优良性能却从未降低。米格-21在前苏联停产一段较长时期以后,经许可在印度生产,并在该国HAL的Nasik工厂离开了生产线。印度制造的最后一批米格-21飞机,是在1987年完成的。

       今天,仍有大量后期改进型米格-21战斗机在世界各地一线服役。而且,在东德和西德重新统一后,有许多国家热衷于购买去掉东德标志的“鱼窝”战斗机。第一代米格-21F,即“鱼窝-C”, 现在已成为罕见之物。最初,虽然有少量这种飞机作为一种高级教练机在一些国家服投,如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但是由于该型机的续航能力和战斗载重量都很有限,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一个“超音速运动飞机”的名声,这使得大约在2O年前,就导致了用来代替它的具有前线作战功能的型号的诞生;在这种背景下,米格-21被引进到中国,并得到许可一直持续生产到今天,的确颇使人们感到意外。中国改进生产的主要型号就是仿制“鱼窝-C”(米格-21F-13)的产物。

       更令人惊奇的 也许是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在20年前就被大多数西方国家拒绝的米格-21,却被中国用来向巴基斯坦出口。并且在巴基斯坦与F-16战斗机一起,用来对抗诸如印度的高级战斗机米格-29、“幻影”2000和“美洲虎”的威胁,以保卫自己国家的领空。 中国现称的J-7,即歼七,是歼击机七型的简称,J是歼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用于出口的编号为F-7,F即英文战斗机Fighter的第一个字母。中国能够生产歼七,还得归功于中国和前苏联这两个共产主义国家有着紧密关系的那段日子。

       实际上,苏联是在1961年同意允许中国制造米格-21F-13及该机所用的图曼斯基R-11F-300发动机。并且有少量的苏制该型机作为示范飞机交付中国使用。随同这批飞机一起交付中国的还有一些拆除了武器的该型机,具体数量不详。但是两国关系的破裂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制造该机的计划,因为苏联没有交给中国该机的任何技术文件和资料。苏联曾给过中国优先制造米格-19, 即歼六的权利,所以所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也比较完善。苏联许可中国生产该机之后不久,中国就开始着手生产歼七。

       为此,中国沈阳飞机设计所接受了要充分研究米格-21的任务,以便制定歼七飞机的生产计划。米格-21的原型机于1964年初开始生产,1965年l1月完成机体静力试验。第一架生产型歼七,象早期制造的歼七一样,由沈阳飞机工厂制造,并于1966年1月17日,由试飞员葛文塘驾驶进行了首次飞行。到当年4月底,中国就制造了12架歼七战斗机。在这段时间,试飞中的原型机,前后共完成了29个起落,飞行速度达到了M2.02。中国最初生产的歼七,由一台涡喷-7涡轮喷气发动机驱动。该发动机是在苏联R-11F-300发动机的基础上,经多方面改进制成的。他们采用了 新加工方法来制造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和其它重要零部件,但加力燃烧室和压缩器是重新设计的。后期的发动机,涡轮叶片从31片减少到24片,更大地提高了可靠性,减少了发动机对喘振和失速颤振的敏感性。歼七原型机于1967年获得生产许可证。 生产转移初期的歼七型机,全部由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

       歼8

       F-8是中国沈阳飞机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和生产的高空高速战斗机。

       F-8采取机头进气、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的气动外形,装两台WP-7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58.8千牛(6000公斤)。起飞推重比0.89。

       1964年提出研制F-8的设想,1965年正式决定开展F-8战斗机的研制工作,1966年底设计部门完成了F-8的全部设计工作,1967年初开始制造原型机。1969年7月5日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由于“十年动乱”的干扰及缺乏研制经验和预先研究工作进行得不充分,致使F-8至1979年12月才设计定型。

       F-8除白天型外,尚有F-8I全天候型。与白天型相比,全天候型F-8I主要的改变是增装了全天候雷达和其它电子设备,采用了新座舱盖、新座椅、组合仪表、新氧气系统,改装两门23-III双管机炮,可挂4枚PL-2乙空-空导弹。

       歼9:项目下马.

       歼10

       J-10A基本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要求:J-10A拥有11个外挂,可以配备国产PL12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和对地攻击武器以及副油箱;座舱拥有三 个大型中视多功能显示器;从左到右可以提供武器控制、雷达告警、接受、导航及相关的雷达数据。J-10A将会提供中国空军境外打击的能力,以贯彻攻防兼备的作战思想。

       机长:14.57m

       机高:4.78m

       翼展:8.78m

       最大起飞重量:19,277kg

       发动机:1台AL-31FN涡扇发动机或涡扇-10涡扇发动机

       最大推力:112.6千牛(AL-31FN)

       最大过载:7G(持续)/10G(瞬时)

       最大速度2.0马赫

       最大升限18000m

       作战半径1100km

       最大航程2500km

       最大起飞重量19277kg

       载弹量7000kg

       歼11:S u--27的国产化

       歼12:项目下马.

       歼13:项目下马.(原本要接替歼6)

       歼14:

       1.F-22 猛禽战斗机

       F-22,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目前唯一一种投产的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它所具备的“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隐身、可维护性”成为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事实上的划代标准。

       雷达反射面=两张A4纸 .

       F-22是美国空军委托洛克希德、波音以及通用动力公司合作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该计划首次要求将五个特点集中在一架飞机上,即低可探测性、高度机动性和敏捷性(隐身性)、可作超音速巡航(而不是短时间超音速冲刺)、有效载重高且具有足够远的航程。下面就以F-22为例,看看第四代战斗机的“先进”之处。

       F-22翼展13.56米;机身长18.92米;机高5米;机翼面积78.80平方米。F-22采用双垂直尾翼双发动机单座布局。垂直尾翼向外倾斜27度,恰好处于一般隐身设计的边缘。其两侧进气口在机翼下方,并具有抑制红外辐射的隐身设计,主翼和平尾采用一致的后掠角和后缘前掠角,水泡形座舱盖凸出于机身前上部。

       特别的外形和能吸收电波的涂料使战斗机的有效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郾1平方米左右,与2张A4纸的面积相当。

       超音速巡航快攻快跑

       动力装置采用两台F119-PW-100带加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最高飞行速度每小时1950千米,近地最高飞行速度每小时1480千米,实际最大飞行高度18000米,作战半径约1500千米。F-22可不用发动机开加力在1.58马赫的速度下连续飞行30分钟(1马赫相当于1倍音速)。

       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战斗机在作战时将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迅速接近目标,攻击后迅速脱离,可以把敌机拦截在更远的空域,还可以对敌实施多次攻击。F-22的短距起落能力也很高,可在500米长的跑道上起降。这种性能使其可以在短跑道小型机场上起飞作战,或在机场破坏后的残存跑道上起飞。

       超视距战斗先发制人

       现代战争中,超视距空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所以F-22的超视距战斗能力在设计阶段就极受重视。F-22战斗机使用的中程空空导弹主要是AIM-120C,这种号称“发射后不管”的新一代空空导弹具有主动雷达寻的、自动引导的能力。可以在视距外进行精确打击,配合飞机隐身能力,使F-22能先敌发现目标,先敌发射武器,掌握战场主动权。

       F-22有三个内部武器舱:其中两个武器舱沿进气道安排,可容纳AIM-9导弹;另一个武器舱在机身下部,可容纳6枚AIM-120C中程空空导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机身下部武器舱也可以按454公斤重量配备2枚AIM-120C导弹和2枚JDAM-1000制导炸弹和副油箱。当然,外挂武器会使飞行大大丧失隐身能力。F-2还装备了一门内装机关炮M61A2。

       对空对地一机多用

       作为“第四代战斗机”,F-22也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既可用于空中格斗,又有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多用途飞机有以下一些优越性:一是有利于缩短研制周期,二是可节省研制经费,三是利于提高作战灵活性和整体作战能力。

       F-22可以挂载的JDAM-1000就是一种先进的对地攻击武器。JDAM又叫“联合制导攻击武器”,这种炸弹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引导,是一种全天候、自动寻的常规炸弹。炸弹尾部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装置,能够不受云、雾以及其他恶劣天气的限制。一般攻击误差在13米之内,并可达到95%的系统可靠性。

       2.苏-37战斗机

       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在苏-35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1996年4月首飞。该机采用三翼面气动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装有两台AL-37UF推力矢量发动机,单台最大加力推力180千牛,推重比8.7。机长22.2米,机高6.4米,翼展14.7米,最大起飞重量34吨,最大平飞速度2.35马赫,实用升限18800米,最大航程3300公里(一次空中加油6500公里),作战半径1400公里。机首装有一部N011M相控阵火控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5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15个目标,并可同时攻击其中6个目标;机尾装有一部后视雷达,可以对尾追目标进行攻击。机载武器有1门30毫米机炮,17个外挂架,可挂14枚空空导弹,其中包括R-73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导弹、R27/77中距空空导弹,还可携带Kh/29/31/41/59空地导弹、各种炸弹和火箭弹,最大载弹量8500公斤。

       3. 苏-35战斗机

       苏-35新型制空战斗机是苏-27战斗型的直接后继机,它和美国的F-22、欧洲的EF2000属于同一个等级。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西蒙诺夫称:苏-35飞机具有与欧洲下一代先进战斗机以及美国F-22A战斗机相匹敌的能力。

       苏-35飞机采用翼身融合气动布局和放宽静稳定度技术,有一对小的全动鸭式前翼,是一种现代化三翼布局(正常布局加上前翼)飞机。飞机前翼采用全电传操纵系统,偏转范围-15°到+10°。前翼除能改善飞机在大迎角条件下的安定性和操纵性外,还能降低机身和机翼根部所承受的空气动力载荷,有助于使稳定过载达10g。

       苏-35的动力装置为两台带控制推力矢量系统的L—35涡轮风扇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起降性能。新型机载电子设备,加多功能多普勒雷达,具有空空、空地双重功能及抗干扰能力。苏—35的雷达对战斗机这类目标的发现距离为165~245千米,对轰炸机、预警机或大型运输机的发现距离可达400千米。它同时可跟踪15个空中目标,用导弹可同时攻击6个目标。

       苏-35飞机还首次采用了后视火控雷达技术,可引导俄专门研制的后射型近距空空导弹。苏-35战斗机的机翼下装有能水平转动180度的转动发射装置,它可自动转动,也可按飞行员的指令转动。也就是说,苏-35发射的导弹可以向后半球发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越肩发射”,这是苏—35最为独特的设计。

       苏—35除装一门30毫米航炮外,还有12个外挂点,可携带12枚远距、中距导弹和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装有主动、半主动和被动雷达自导头和红外自导头)。如R—77中距导弹,能摧毁70千米处的敌机。另一种增大射程的导弹,能摧毁110千米处的空中目标。空地武器有包括射程150千米的战术巡航导弹、反雷达导弹、反舰导弹,以及激光或电视制导炸弹。

       苏-35飞机武器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在完成“尾沟”、“眼镜蛇”、“超眼镜蛇”等特技飞行。苏-35可进行短时间的“眼镜蛇”和“超眼镜蛇”机动,使飞行竖起90~120度,这时雷达和光电瞄准系统就能自动截获目标,同时系统发出指令,可发射出两枚导弹。苏—35飞机不仅用于夺取制空优势,而且还可用于对地面、海上目标实施远距离、高精度的有效打击。

       美中不足的是,苏—35飞机的隐身能力差,也不能作超音速巡航飞行,这对于最新一代的战斗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4 F—18 战斗机

       F—18F—18F—18是一种舰载战斗机,A—18是一种舰载攻击机.由于二者是在同一原型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即一机两型,机体完全—样,只是在武器装备上有所差别,所以统称F/A—1B,绰号也一样叫“大黄蜂”.1974年正当美国空军提出“轻型战斗机”计划,并开始研制原型机的时候,美国海军也提出了研制多用途战斗机的要求.当时称之为VFAX计划,后来改称海军空战战斗机计划.1974年诺斯罗普公司的YF一17在YF一16的原型机竞争中失败,幸运的是诺斯罗普的工作没有白做,1975年他们的YF—17被海军选中,这就是F/A—18的原型机.

       1976年1月美国海军又与麦道公司签定合同并以麦道公司(现已并入波音公司,称波麦公司)为主与诺斯罗普公司一起联合研制F/A—18“大黄蜂”。后经过进一步的原型机试飞,生产型制造、试飞,到1983年1月初步形成作战能力.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共订购1366架,此外,加拿大订购138架,澳大利亚订购75架,西班牙订购84架,均已部分交付使用. F-18A大黄蜂是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攻击机。有YF/A-18A/B、F/A-18A、RF-18A、F/A-18B、F/A-18C和F/A-18D等6种型别,共生产了1137架,其中150架是双座教练型,112架是侦察型。

       F-18A大黄蜂是第1种生产型,主要用于舰队防空和舰载攻击机的护舰,有些飞机也用于执行空对面攻击任务。

       主要的火力控制设备包括AN/AVQ-28平视显示器、AN/AYK-14中央任务计算机(2台)、AN/APG-65脉冲多普勒雷达、多功能显示器、外挂物管理装置、AN/AWG-21反辐射导弹(AGM-78)控制器等。执行空对地攻击的机型座舱中的显示器有些变化,并装备有前视红外(FLIR)和激光光点跟踪器(LST)。

       F/A-18E/F是最新改型,其主要特点是增大了航程、每侧机翼处增加1个外挂架,而且机翼内侧挂架的最大挂载能力提高到2400kg,增加了载弹量和提高了作战能力。其电子系统中约有90%与F/A-18C/D通用,雷达选用了AN/APG-73(AN/APG-65的改型)。

       F-18A大黄蜂战斗机的武器控制系统包括攻击显示分系统、数据处理分系统、参数测量(传感器)分系统和外挂物管理/控制分系统等4个主要部分。

       攻击显示分系统包括AN/AVQ-28平视显示器和3个完全一样的阴极射线管下视显示器-多功能显示器(MFD)、主监控显示器(Master Monitor Display-MMD)和水平情况显示器(Horizontal Situation Display-HSD)。主监控显示器显示所有飞机系统的告警信息和资询信息。它也是多功能显示器的备用设备,能显示前视红外信息。水平情况显示器是主要的导航显示器。数据处理分系统包括大小30余个计算机,如AN/AYK-14中央任务计算机(2台并行工作)、雷达信号处理机、雷达数据处理机、外挂物管理计算机、显示计算机、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等,全部程序大约有779K。表3.1列出了主要几种可编程和ROM计算机的CPU和存储容量。

       参数测量分系统包括AN/APG-65雷达、AN/ASN-130惯导装置、AN/AAS-38前视红外装置、AN/ASQ-173激光照射/测距器和大气数据传感器等。

       外挂物管理和控制分系统包括AN/AYQ-9外挂物管理系统和AN/AWG-21导弹控制器等。

       F/A—18是一种超音速的多用途战斗/攻击机,主要特点是可靠性和维护性好,生存能力强,大迎角飞行性能好以及武器投射精度高.据介绍,该机的机体是按6000飞行小时的使用寿命设计的,机载电于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为30飞行小时,雷达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00小时,电子设备和消耗器材中有98%有自检能力.到目前为止,F/A—18共有9个型别,有单座的,也有双座的.出口加拿大的编号为CF—18A,澳大利亚的有F/A一18A/B,西班牙的编号为EF一18,还有一种供出口用的多用途岸基型为F/A—18L型.F/A—18A为基本型,是一种单座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护航和舰队防空;如果换装部分武器后即为攻击机,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该机翼展11.43米,机长17.07米,机高4.66米;起飞重量15740千克(空战),22328千克(对地攻击);最大平飞速度1910公里/小时(高空),实用升限15240米,作战半径740公里(空战)、1065公里(对地攻击),转场航程3700公里(不空中加油).机载设备有休斯公司的AN/AGP—65多功能数字式空对空和空对地跟踪雷达,在空对空工作状态时可跟踪10个目标、向飞行员显示8个目标.另有ALR—67雷达警戒接收机,四余度飞行控制系统和两台AYK—14数字式计算机,以及利顿公司的惯性导航系统,两台凯撒公司的多功能显示器和费伦第/本迪克斯公司的中心式屏幕显示与乎视显示器等.

       主要武器有1门20毫米机炮,备弹570发.共有9个外挂架,两个翼尖挂架各可接1枚.AIM—9L“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两个外翼挂架可带空对地或空对空武器,包括AIM—7“麻雀”和AIM一9“响尾蛇”导弹;两个内翼挂架可带副油箱或空对地武器;位于发动机短舱下的两个接架可带“麻雀”导弹或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的AN/ASQ一173激光跟踪器、攻击效果照相机和红外探测系统吊舱等;位于机身中心线的挂架可技副油箱或武器.F/A一1BC和D型还可带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和“幼畜”(又称小牛)空对地导弹.最新的改型是F/A—18E/F"超级大黄蜂"

       5幻影2000战斗机

       “幻影”2000是很有特色的一种第三代战斗机,它是目前已服投的第三代战斗机中唯一采用不带前Il的三角翼飞机。可以说,这是一种独树一帜的第三代飞机。法国在战斗机研制方面独树一田的做法不仅体现在“幻影”2000飞机上,而且体现在整个“幻影”系列飞机的形成和发展之中。

       从法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来看,与美国是有相当差距的;与西欧一些国家相比,法国也并不占优势。法国就是仗凭其“独树一织”的精神,坚持其独立性,才取得了在战斗机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位置。法国在战斗机发展过程中,独立性主要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适合国情的发展思想。法国是个第二世界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与美国有差距,因而不能象美国那样强调“全新设计”和研制各种用途比较单一曲战斗机,而是坚持“渐改”发展和注重“一机多型”、“一机多用”。法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从“幻影”III、“幻影”2000系列,直到它前正在研制中的“阵风”战斗机,都坚持了“渐改”发展的途径。这种研制途径的优点是研制周期短、经费节省,既能继承上一阶段设计的长处,又能在一、两项关键性能上有重大突破。从“幻影”飞机系列的研制进展和使用结果来看,这种做法是成功的。

       一机多型和多用,是“幻影”飞机的“传家宝”,“幻影”2000飞机也不例外。它的基本型是空中优势战斗机2000C,可遂行全天候、全高度/全方位、远程拦截任务;不久又发展了2000B双座教练型和2000N对地攻击型,最近又研制了空战能力明显提高的2000—5型。此外,还发展其它的一些改型机。对一个经济实力不十分雄厚、要求装备数量不太多的国家来说,这种“多用途”飞机是比较合用的,而且也有利于出口和争夺国外用户。

       二是坚持自己的技术特点。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是“幻影”飞机的一个重要技术特点。这种布局有一些固有的缺点,所以达索公司曾在60年代末研制了中等后擦翼布局的“幻影”F.1战斗机。但是,使用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荷兰等四个国家决定购置F—16而不是F.1后,达索公司更痛感放弃三角翼方案是不明智的。

       他们看到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获得优势。于是,“幻影”2000飞机重新起用三角翼布局。同时依靠达索公司坚持进行预研,采用了电传操纵、主动控制技术、新型动力装置和复合材料,终于研制出一种作战效能大有提高的“幻影”2000战斗机。它采用的M53发动机的性能水平并不很高,其推重比比F—16用的Fl00发动机几乎要差一个等级,这是“幻影”200O飞机最大的不足之处。但达索公司通过采用其它措施弥补了这个不足,使其总体性能满足了要求。而且由于M53发动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维护方便,反而成为招睐第三世界国家用户的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三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法国的战斗机发展一直面临着众多难题:经济实力有限,基础工业和基础技术比较薄弱,一些关键技术的水平明显落后干美国等。应该说,其自行研制战斗机是有相当困难的,但法国长期来一直坚持“以我为主”的独立自主发展战斗机的道路。它曾柜绝购置美国A—7飞机,发展自行研制的“超军旗”;没有购置效费比较高的F—16飞机,而自行研制了“幻影”2000;在与英国等联合研制下一代战斗机时,困难以在一些关键项目中取得主导地位,而毅然退出合作,自行发展“阵风”战斗机。如果光从技术水平、作战效能和经济性来分析,法国未必一定要进行“阵风”飞机的研制工作,因为F—16筹飞机的新改型很有可能能取代“阵风”。 法国坚持研制“阵风”的关键原因,是要在航空工业和战斗机发展上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和保持在西欧的领先地位的决心。对法国来说,这种政策是正确的、是有效的。

       6 台风战斗机

       "台风"的诞生几经波折。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的几个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酝酿共同研制一种"未来欧洲战机",用来替代各国上一代的"狂风"等战斗机,预计90年代中期服役。因对飞机的设计意见不统一,法国中途退出,单独研制了"阵风"战机。"未来欧洲战机’计划也一拖再拖,并几易其名,先是改名为 "欧洲战机2000"(EF2O00),后叫做"欧洲战机"(EurofIghter),最终起名 "台风"(Typhoon)。

       "台风"战斗机长14·96米,翼展10·95米,高5·28米,动力装置是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起重量约为21吨,最大速度2125千米/小时。属于一种以空战并夺取制空权为主,兼具对地、对海攻击能力的中型战斗机。

       作为几个发达国家共同研制的新一代战机,"台风"当然是集各家所长,飞机的各部分由各国分别研制,并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如大量采用先进材料和生产工艺,大大减轻了机体重量,减少雷达反射截妫?醵萄兄浦芷凇?台风"的动力装置EJ2O0发动机推力大、推重比高,可逆行超音速巡航,并保证了"台风"的高机动性。机载设备更是先进,简单说就是尽可能减轻飞行员的负担,如音频控制系统,飞行员只需通过语音发出指令,就可以进行某些操作。当然,"台风"也并非尽善尽美,与美国F-22战斗机相比,"台风"在隐身性能方面就大为逊色,设计者认为不能因考虑隐身而牺牲飞机的机动性。即便如此,"台风"还是采用了不少隐身措施,雷达反射截面最小可减少到2-3平方米’。"台风"的主要任务是空战并夺取制空权,也可进行对地攻击和战术侦察,飞机按空对空、空对地、空对海攻击有多种武器配置模式,可挂载多种先进的常规和制导武器。机载设备和武器可使"台风"进行超视距空战。

       7 F-15战斗机

       F-15是美国麦·道公司研制的重型制空战斗机。主要用于夺取制空权,也可用于对地攻击。美国空军1969年选定麦·道公司的设计方案并让其研制了20架原型机,1972年7月首次试飞,于1974年11月开始交付部队使用。除了美国之外,以色列、日本、沙特也装备了F-15。

       F-15采用单座双发双垂尾上单翼布局。机翼平面形状呈三角形,机翼无前缘机动襟翼。机体结构大量采用钛合金。F-15推重比大,翼载小,机动性能好,具有选进的电子备,特别适用于近距格斗和超视距导弹攻击。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有120架F-15参加了战斗,主要担负制空和护航任务,击落了多架伊拉克战机。

       F-15的主要型号有:

       A型:第一种生产型;

       B型:双座教练型;

       C型:A的改进型,主要在机身两侧装了两个保形油箱,每个可装2211公斤燃油,也可装电子设备;

       D型:C型改装的教练机;

       E型: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双座战斗轰炸机。

       F-15C的主要性能数据

       动力装置:两台普·惠公司的F-100-PW-200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2×10634公斤。

       机载设备:有AN/APG-70火控雷达、自动驾驶仪、中央计算机、平视显示器、惯性导航系统、电子对抗设备等。

       武器装备:一门M61A1型6管机炮(备弹940发);可同时带4枚AIM-9“响尾蛇“和4枚AIM-7“麻雀”或8枚AIM-120选进中距空空导弹;对地攻击可挂各种炸弹、火箭;最大载弹10705公斤。

       尺寸数据:机长19.43米;翼展13.05米;机高5.63米;机翼面积56.5平米;主轮距2.75米;前后轮距5.42。

       重量数据:空重12973公斤;正常起飞重量(带8枚空空导弹)2007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0845公斤;使用过载-3g~+9g。

       8 歼-10战斗机

       歼-10,按西方划分战斗机的方法,属于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将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作战飞机。遗憾的是,自1984年歼-10正式启动,至今仍未正式服役。

       歼-10可以算作是中国空军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种战斗机了。自从外界第一次发现它的存在起,各种关于它的传闻就一直没有中断。有的说它技术先进,无可匹敌,又有的说它发展困难重重。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飞机呢?

       要说歼-10,就不能不提到以色列的“狮”式战斗机计划。早在八十年代,以色列空军提出了下一代战斗机的发展计划。该计划要求发展一种轻型单座单发战斗机,既能够用于空中格斗,又具有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用以取代以色列空军陈旧的A-4“天鹰”攻击机,配合从美国购买的F-15和F-16战斗机作战。这种战斗机被命名为“狮”(LAVI)。

       9 印度LCA战斗机

       LCA是世界上最小的战斗机,自重5.5吨,机身的40%由复合材料构成。它有双三角无尾机翼和一个垂直的水平尾翼。总体来看,LCA的设计非常朴素。它由一台Kaveri发动机提供动力。三角机翼的设计使LCA非常灵活,能够为它提供极好的机动性。LCA是一款设计相当现代化的战斗机,它看起来象是法国的阵风和欧洲联合战斗机。

       LCA的推重比为1.6。它的kaveri 发动机能够提供20,200 lb的推力。LCA的机动性极好,最大飞行速度为1.7马赫。Kaveri发动机能够工作在高海拔和高热气候环境下,且性能丝毫不减。Kaveri发动机还能够禁得住飞鸟的撞击,而且非常省油。LCA的作战半径为800公里。

       LCA的多普勒脉冲雷达照射距离超过100KM,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它拥有四余度数字飞控系统和先进的集成电子设备,而且还有很棒的电子战系统。LCA有一个HUD,同时还装备了头盔瞄准器。LCA的雷达具有先进的地图测绘功能。LCA有一个内部激光定位仪和一个IRST。LCA将会有一个开放式的结构体系。

       LCA有7个武器挂架。这些武器来自于俄国、法国、英国、印度和美国。LCA有一口23MM机炮。LCA是目前现役飞机中拥有复合材料最多的飞机,而且它也是最小的飞机。在F-22和JSF加入现役之前,LCA应该是世界上隐身性能最好的飞机。

       LCA上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按照最佳性价比来设计的,大量使用的复合材料,很少的焊接部分,非常省油的发动机。LCA的成本应该在1.5-2千万美圆,这是非常划算的。因为LCA的绝大部分零件是印度国产的,因此它的成本很低。

       LCA,用扫描阵列雷达来取代多普勒脉冲雷达的计划已经在实施中。而且,用于MCA战斗机的第二代kaveri发动机也在研制中。kaveri发动机中的金属刃片将会被水晶刃片取代,这将会减轻发动机的重量,提升发动机的推力。这种发动机将会被安装在经过改进后的LCA上。

       10 米格-25

       米格-25在70、80年代的局部战场频频上镜,尤其是其侦察型。1971年秋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夕,4架苏联米格-25R侦察型进驻埃及,不时前往以色列上空侦察。以色列空军派出了当时西方最好的战斗机——美国研制的F-4“鬼怪”拦截。米格-25P打开了加力燃烧室,一会就抛开了尾追的F-4.F-4连忙发射AIM-9“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试图导弹尾追米格-25,没想到连导弹都没追上。此时以色列地面站发现,这架米格-25的速度超过了马赫3.2!这让西方大为震惊。

       好了,今天关于“歼6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歼6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